我们家姑娘两岁了,比起其他的孩子显得格外的娇气。如果她和小朋友一起玩,她向别人要东西,别人不给她就大哭,怎么哄都不行。平时玩积木,如果搭不成功,也会急得大哭。我很担心这样下去,以后孩子经受不了挫折,在社会上无法立足。
? 我自己的脾气很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我儿子个性倔强,脾气暴躁。稍有不顺心就动手打人。一开始我还能耐心劝导,经过几次,我就忍不住了,直接动上手。孩子是不闹了,但见到我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再不像以前一样和我亲热了。
? 我家小朋友开始上幼儿园了,但是老师老是投诉他上课不专心,一会儿抓姑娘辫子,一会儿弄出声响,一分钟都静不下来。不但自己不上课,也影响别的小朋友。我被多次约谈,回来揍了几次,还是不管用,实在不知道怎么教孩子。
总结而言,这无非是还没有学会情绪管理的父母,和同样没学会表达情绪的孩子罢了。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坚强、乐观、成功,但是一旦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父母便沮丧、失落甚至于怒不可遏,这个时候你大概觉得失败。既然连成年人都难以避免这种负面情绪,我们又怎么要求孩子在不成功的时候,不生气不沮丧呢?
孩子是空白而纯净的,从一岁以后,她开始慢慢建立起自我意识,明白自己是独立于这个世界的存在,这时候他彷徨不安。同时,孩子的情绪也开始丰富起来,身体的不适,语言匮乏导致需求无法被洞察的焦虑,让他变得脆弱和易怒。
一旦到了这个时期,父母往往因为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而变得暴躁易怒,动不动“上刑”,往长远了看,这直接导致了孩子的情绪管理的全系崩盘。
为了安然度过这个时期,父母该如何引导呢?
01
认识情绪,说出情绪
这里我要介绍一本情绪认知的启蒙绘本《你的心情如何?》——通过绘本共读,我帮助豆苗学会了分享情绪,以及进行合理的宣泄情绪。
当我下班回家,问她这一天过的怎样的时候,她能够清楚的告诉我:生气、沮丧、失落、无聊、悲伤,而更多的时候是自豪、高兴、兴奋。
小豆苗刚开始玩积木的时候,常常因为搭不好积木而大发脾气,把积木通通推倒就不玩了。这样反复几次之后,我觉得我必须进行干预。
爸爸:积木没搭好的时候,你是不是很生气、很沮丧、有点挫败感?
豆苗:是的。
爸爸:那你觉得这些情绪小精灵是时什么颜色?
豆苗:黑色的。
爸爸:那绘本里,小鹅和小鸭子生气的时候,会怎么办呢?
豆苗:他们会顶顶脑门。
爸爸:为什么顶完脑门就不生气了呢?
豆苗:因为他们靠的很近,顶脑门的时候不能太用力,不然都会很痛,大家都变得温柔了,所以就不生气了。
爸爸:那我们来顶顶脑门吧。
两只毛茸茸的脑袋碰在一起蹭啊蹭,然后我们就抱着笑着滚成一团,而因为失败带来的坏情绪也就烟消云散了。
在孩子出现坏情绪的时候,身为父母,我们有责任替他们或者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坏情绪,准备描述情绪,是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的重要一步。在豆苗更小的时候,我总是陪她玩认识情绪的游戏。在卡片上画出生气、沮丧、高兴、害羞等脸谱,让她和我一起通过表情认识情绪。或者我做出各种表情,让她猜猜我心情如何。通过这种训练,她能够准确洞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我们对未知的事物总是感到恐惧焦虑,当我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情绪就会变得有血有肉,你对它的恐惧也就消了一大半。
02
接纳你的“坏”情绪
豆苗继承了爸爸和妈妈的急性子,一有不顺心总是一秒钟急得掉眼泪。以前心爱的小熊被隔壁哥哥不小心扯坏了,或者冰淇淋掉在地上都能让她哭上半天。
最近因为同个小区一起玩的西西要搬去深圳,闷闷不乐了好几天,天天问她的小鸭子玩偶愿不愿意陪她去深圳找西西玩。
实在是因为她的忧郁太强大了,我怕她失去理智离家出走,所以昨晚我打算找她谈谈。
爸爸:豆苗宝贝,我发现你最近不太开心。妈妈昨天做了你最爱吃的烤蛋糕你都只吃了两口。
这一说不得了,小人眼泪啪哒啪哒就下来了。
我只好把她搂过来,轻松哄:让爸爸猜一猜,你是不是想西西了?
豆苗:嗯。
爸爸:那你是不是想要爸爸给你一个拥抱。
小人搂住我,哭的更厉害了。
等她稍微哭的不那么厉害了,我问她:爸爸也有很多朋友搬到很远的地方,爸爸也很想念他们,有时候我也会像豆苗一样伤心。那我伤心的时候,觉得世界都是灰色的。怎么才能变得开心呢?你能给我建议吗?
豆苗会说:你可以和我去散步,或者吃冰淇淋,或者我把小鸭子借给你,你晚上可以抱着她睡觉。
而我的回答呢,是举高高!
就这样,我成功驱散了孩子的忧郁。
每天就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让我们的负面情绪来的快,去得也快。
我们一起承认,我们会不高兴,会伤心,会难过,会沮丧,会生气,但是这些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它就像卡片的两面,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不会让坏情绪控制生活,我会们改善这一切。
03
学会消化你的坏情绪
豆苗小时候也是个挺没耐心的孩子,有次因为豆苗妈晚了几分钟喂奶,便哭的昏天暗地。尽管饿的前胸贴后背,她也不肯再喝奶。
这次事件后,我常担忧豆苗未来的前途:毕竟科学家说,不会延迟满足的孩子,不会有什么出息。这让我多少有点焦虑。
后来我们一起读绘本,看着小鸭子耐心等待蜗牛慢慢向她爬来,一起玩耍的时候,她主动告诉我:小鸭子一定很开心和蜗牛玩,因为她等蜗牛等了好久。就像我每天从早上就开始等爸爸回来,晚上和我一起读故事,我就觉得我的高兴有十倍那么多。
虽然豆苗还不懂十倍那么多是多少,但她的开心是真的。经过耐心等待的事情,总是格外让人高兴和自豪。
风风火火的豆苗妈,还有我,从豆苗出生之后,都变得耐心不少。在帮孩子管理情绪,消化坏情绪的过程中,我们也都变得更好。
很多人担心,这样子全方位的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会不会太溺爱他了?其实并不会。接纳孩子的情绪,不代表纵容他的“行为”,只有对行为的无理由接纳才会宠坏孩子。
比如,当孩子生气的时候打人了、摔东西了,我们要做的是,详细描述他的情绪,表示你完全理解和接纳他的情绪。拥抱他,并告诉他:你知道他很生气,很不高兴,但是摔东西和打人是不对的,也是无效的。帮他正确的表达情绪背后的原因,通过共情,引导孩子想出更好的疏导情绪的方法。最后告诉他,你理解他的生气,但是打人摔东西都是不对的,是没办法容忍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绪引导,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你会发现,当他的“感受”被理解、被接纳后,他就能放松下来,也更能遵守我们在“行为”上给他设置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