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关于友谊,
每个孩子也都能从
如何找到好朋友这件事上,
点亮童年和童心。
《萝卜回来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从一个冬天开始,
一只饿坏了的兔子找到了两个萝卜,
自己吃掉了小的,
把大的送给自己的朋友小驴,
小驴收到萝卜之后又把萝卜送给了小羊,
小羊又把萝卜从给了小鹿,
小鹿又把萝卜送给了小兔的简单故事。
故事的情节简单又有着非常巧妙的联系,
小动物之间的分享和他们的友谊
通过一个萝卜得到了链接,
整个故事也因为萝卜成为
一个和谐完整的整体,
相同的句式和相同的情绪
在小动物之间反复递进,
顺其自然的引导
孩子们对友谊和分享的理解。
和那些经过各种曲折的
(复杂的人生体验、感悟)
感受友谊的方式不同。
《萝卜回来了》从故事的一开始
就传递了非常明确的价值观,
没有半点的怀疑和否定,
没有一丝的与周围环境的冲突,
也没有因为周围的环境(下雪天)
改变了小动物之间分享和爱的故事。
整个故事中出现的小动物都是主角,
没有波澜不惊,
没有小动物之间的隐藏的任何的冲突,
每个小动物的行为方式都代表着
他们发自内心的对朋友的宽容和友爱,
而这宽容和友爱的前提是
每一只小动物都在努力的做好自己。
每一只小动物没有
因为下雪天就不出去劳作,
在困顿中都在自己想着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自己有余力的前提下去帮助自己的朋友,
这种主动、包容、自然的情感
穿插在整个故事中,
推动故事缓缓向前发展,
直到最后,
那个萝卜再次回到小兔子的家,
在自然而然的情绪中,
故事到达了高潮部分。
这依然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
这依然是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
一群小动物自然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选择自己对待友谊的方式,
寻找与周围小动物和谐相处的可能。
表面上看起来,
这只是一个萝卜,
但是却能给我们的孩子
大脑和内心关于友谊、
关于自立的最丰富的沉淀。
孩子们就是故事中的
小兔子、小羊、小驴、小鹿,
当然故事中的动物也可以变得更多
(孩子会自我延展),
这种延续故事的过程,
就是家长在帮助孩子
掌握为人处世原则的过程。
孩子们一般都会有的阅读反应:
01.
从3岁到6岁,不需要提醒,孩子们就能通过故事中的图片感受到文字传递出来的场景感。雪天、萝卜、白菜……
02.
孩子们非常喜欢绘本的简洁,简洁的画面,孩子们会对图画中的小细节津津乐道,雪花、脚印、绿色的植物、小动物的形象,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孩子们也都非常认同小动物的做法。
03.
在阅读过程中,3-4岁的孩子,家长可以刻意的引导孩子复述故事的过程。
包括小动物出现的顺序,4+的孩子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延展故事的结尾,更多几种动物的出现循环往复,是对孩子语言和理解上再一次更为通透和深入的引导。
04.
5+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到:在分享友谊、分享关爱、分享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要自己努力做到的最好,而不是等朋友给自己分享。
故事中的每一种小动物都是自己在困难时期(下雪天)自己主动出击寻找食物,而不是等待。
05.
不管哪个年龄段,家长要强化的是分享的概念和意识,分享是意味深长的话题。
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玩具、自己的食物、自己有趣的故事、成长的经历,分享喜怒哀乐,朋友才会主动的聚拢过来。
这是对阅读《萝卜回来了》最好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