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早早就在流传着类似《养育男孩》或《养育女孩》的书籍;微信圈里也少不了《10条养女孩的秘籍》或是《养儿的7条黄金定律》这样的洗脑文章,对于男孩女孩的大脑构造和行为表现上的不同,谁都不能否认,比如女孩子遇到娃娃家的玩具就是会马上眼前一亮,而男孩子至少某个阶段就是对各种交通工具痴迷不已。但我想说的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性别差异,我们应该怎样“用”呢?
是一味鼓励,加大这种行为的不同?
还是告诉孩子,不管你的感受和行为如何,都是合理的呢?
我的观点非常简单: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家长按照他的性别再制定一套加强他性别角色的教养方式,而是应该让他感觉到即使自己的行为不太符合传统的性别角色,也同样可以被接受。
比如男孩子哭的时候,你不该和他说,“你是一个男孩子,男子汉!怎么像个小姑娘似的那么娇气。”而是应该给他唱,“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尝尝阔别已久眼泪的滋味。”
好了,下面我就试着用通俗的话讲一些正经的知识。
父母执着于“男孩女孩怎么养”其实是在关心自己如何做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扮演他的“社会性别”角色。不得不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在这点上,父母们真的是操碎了心,所以男女差异那点儿事虽是老生常谈却始终经久不衰。
但其实在这件事情上,孩子可是走在了大人的前面,大量社会行为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对于性别角色的定位在自己和小伙伴的互动中就已经形成了,也就是说,男孩、女孩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早就知道,并不需要家长过多地给他强化。
对自己的性别角色,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从2岁半左右,也就是幼儿园小班或托班的时候,孩子就开始表现出了明确的性别角色意识,他们喜欢和同性的人玩,行为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gender segregation”(社会性别分离)。
比如在幼儿园里,你就会经常看到女孩子们聚在一起扮家家,聊天或做手工,而男孩子在一起则没完没了地搭积木、玩战车,或者打打闹闹。
孩子们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自发习得的这种“社会性别分离”,会不断地加剧不同性别孩子的行为差异,这种喜欢和同性玩的特点会一直持续到小学毕业。
说到这儿,一定会有家长要反对了——我家儿子也喜欢和女孩子玩啊,他的女性小伙伴也不少啊!的确如此,但有意思的是,研究发现,孩子们正是因为知道了自己性别角色的不同,在和异性玩的时候反而会有不一样的表现。
比如,几个男孩子在积木区搭积木,看到有女孩子来了,大概有这么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直接果断拒绝,说 “这是男孩子玩的,你们不要过来!”
另外一种,是欣然接受女孩子的参与。
研究者发现,接下来,这些男孩子会故意放慢自己搭积木的节奏,女孩子也会放下小公主本来的脆弱,变得特别爷们儿——积木倒塌了不会啼哭不止,反而会拍拍男孩子的肩膀说:“没事儿,我们再搭一次。”
这会不会让你大呼意外?!还不止如此呢。研究者还发现,男孩子也会主动地去迎合异性的行为。由于幼儿园大部分老师是女的,因此男孩子在与女老师互动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洋溢出各种“暖男”风:愿意帮老师擦桌子,对漂亮女老师也不会像对同性小伙伴那样暴力,下手没轻重。
比如以前我们班上就有个熊孩子,只要看到我就直接要蹿到我背上,动作幅度特别大。但是看到隔壁班那个漂亮美丽的女老师,他简直就判若两人。每次听隔壁班老师夸奖他gentle的时候我都恨不得白眼翻上天。
玩笑归玩笑,这里想要告诉爸爸妈妈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别看孩子小,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他已经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因为社会性别不同,而产生的角色定位差异,这点并不需要你去不断地强化或纠正。
那此时父母究竟该做的是什么呢?
别轻易把“爆款文”当回事
Leonard Sax是美国一位非常激进的学者,他认为父母应该就着这些不同来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他说生物学中发现男孩女孩在接受信息上有巨大的差异,他甚至认为所有的公立学校应该把女孩男孩都分开,教的科目和方式都应该有所不同。
但这种说法遭到了大批学者的反对,Barnett和Rivers两个人就把Leonard的论据一个一个去查了个遍,得出的结论是生物学上并没有数据表明男孩女孩的大脑差异“巨大”,只是slightly different(稍微一点点不同)而已,父母在对待不同性别孩子的时候应该做到“nonsexist”(非性别歧视的),也就是没必要“区别对待”。
B与R坚持认为,这个社会对于性别的偏向性认知才是造成了各种“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观点漫天飞的状况。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Barnett毫不客气地说,各大媒体一味追求偏见型爆款热点,对此类观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反作用。当记者问他,为什么男女应该区别养育的观点在近几年有回潮现象的时候?他回答道,如今社会,女性太厉害了,什么行业都有女性领导者了,男人们脸上挂不住,总得想着法子找点自尊吧。
对比,我举双手支持Barnett!
越来越成熟和包容的“泛性别”时代,将会成就更好的我们和孩子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养方式不该按照孩子的社会性别角色再做正加强(positive reinforcement),反而应该帮助孩子去理解自己不符合“社会性别”角色的行为同样可以被接受。
可能很多家长都曾担心:我们家的那个男娃太温柔了怎么办?或者我女儿整天就爱和几个皮大王打打闹闹,一点不淑女怎么办?其实这些问题恰恰反映出父母在无限追求自己心中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位。
但是,不管你怎么恐惧与焦虑,请相信我们正处于一个好时代,中国社会对于性别行为接受度也越来越开放,而且性别永远只是孩子身上的一个维度,他还有更多值得挖掘的地方——他的个性,他的优势,或者是他的弱点。请把孩子看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而不要一味执念于男孩应该变成什么样,女孩应该变成什么样。
大三的时候,百老汇经典歌舞剧《舞动人生》来我们学校巡演,当时的感受至今想起都让我澎湃不已。
故事讲述了一个打破性别芥蒂追寻个人梦想并最后成功的故事:1984年,11岁的男孩比利.艾略特(Billy Elliot)偶然走进了威尔金森夫人(Mrs. Wilkinson)开办的女子芭蕾舞班,他被芭蕾的优雅深深打动。于是他背弃父亲对他练拳击的要求,偷偷溜进夫人的芭蕾舞班,而他的刻苦努力使得他的舞蹈水平提高很快,然后这一切都是瞒着家人秘密进行的。
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终于被家人发现了,于是父亲大发雷霆,哥哥奚落讽刺,一场家庭危机爆发了。面对压力,比利陷入精神的低谷。不得以,只有求助于恩师威尔金森夫人。威尔金森夫人也发现了他的舞蹈天赋,鼓励他参加伦敦的皇家舞蹈学院的招生面试。
保守的父亲在经历强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决定支持自己儿子的梦想……
没有因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而葬送一个优秀的男芭蕾舞艺术家,这样的结局真是让人振奋人心。
最近有一套引起网络热议的丛书《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抛开书中的性启蒙部分不谈,几处细节真心让我欣喜于这个时代的进步:
比如,书中特别提倡社会性别平等,这句话说得特别好:“一个人如果能够兼具男性和女性的优势,就能最大程度地发展自己的潜力,而不是受性别的限制。”
摒弃对男孩、女孩的刻板印象,“男性和女性都可以勇敢、主动,男性和女性都可以细心、体贴”“男孩女孩同样独立自主,同样发表自己的意见”,而这种性别平等“让每一个人都不受限制地、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
美国有位博主,帮助家长列出了想要减少这个社会对于孩子教养中的性别歧视,具体应该如何做。我特别把它分享给诸位家长。我把这种教育称为“反社会性别”教育:
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需要告诉她:你的生活并不只是那个公主梦。
火车,拖拉机,汽车同样特别的酷。
男孩子不都是大笨蛋。
你可以喜欢橄榄球,拳击,滑雪。
你同样可以拥有总统的梦想。
数学,工程,科学,计算机,你可以学的很好。
不要让任何人对你说“女孩子应该……”
你可以对任何人说不!
如果你有一个儿子,你需要告诉他:哭泣是非常正常的,真实的表达情感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益处。
暴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你可以喜欢粉色和毛绒玩具。
你未来可以当一个全职爸爸。
你可以喜欢洋娃娃。
身体不舒服千万别忍着,就得去看医生,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坚强”与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你需要尊重任何人对你说不。
文章最后,附上我最喜欢的一段电影台词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所祝福和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