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能说会道的孩子,见了不太熟悉的人就不爱打招呼,这应该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评论里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尽管常常教育,孩子依旧不爱跟人打招呼;二是家人觉得不打招呼是没礼貌的表现,是件非常不好的事情。
为什么孩子会不愿打招呼?
想明白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看看自己就知道了。
你在大街上碰到不太熟悉却又彼此认识的人时,会发自内心的想去打招呼吗?
那声“你好”和寒暄客套是由心所愿还是礼仪约束呢?
你在陌生人面前是否常常会感到紧张、尴尬、害羞呢?
好了,他还只是个孩子,见个陌生人就要问好,上来就要亲亲抱抱,对孩子而言,这个要求确实有点高。
六六两岁多的时候,我带她去朋友家玩,一进门朋友就对六六表现出很热情的欢迎,又递水果又塞玩具的,可六六并不领情,面无表情的不肯亲近。
我对六六说,这是妈妈的好朋友,也可以和六六做好朋友,阿姨很喜欢六六,叫声“阿姨好”吧?各种糖衣炮弹,六六依旧一声不吭。
随她吧。我没有再多说什么。
我和闺蜜开始窝在沙发上聊天,六六充满好奇又小心翼翼的摸索着这个新环境,这儿看看,那儿摸摸,时不时的问一句,这是什么?朋友都很温柔的予以回应。
过了大约半小时,六六似乎开始放松了,满屋子跑起来。朋友找来了一个小皮球,我们三个人一起玩推球丢球的游戏,六六咯咯笑,玩的满头大汗,朋友把她搂在怀里擦汗,她也没有拒绝,和进门时那副生人勿近的样子完全判若两人。
临离开的时候,六六主动挥着小手和朋友说“拜拜”。朋友说,刚开始我还以为六六不喜欢我呢,我说,她只是需要一些时间。
孩子需要一些时间,来将不太熟悉的人变得熟悉,建立好感和信任;孩子需要一些时间,来克服恐惧和害羞的情绪,将打招呼变得更加随心随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更多一些的时间。
如何加以正确的引导?不强求不等于放任不管,有的放矢的引导才是更好的帮助。关于如何引导孩子打招呼,罗罗总结了“三要三不要”的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三要”一要以身作则。
有次六六看我拿着电话说“你好”,也跑去和她所有的娃娃挨个说“你好”。孩子都是有样学样的生物,我们碰到亲友主动热情的打招呼,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会感受到愉悦的气氛,慢慢接受打招呼这种行为。
二要事前沟通和事后鼓励。
如果是有计划的去朋友家做客,我会提前告诉六六我们将会见到谁,并和她商量,一会见面了主动打招呼好不好?如果六六和人打招呼了,我会夸赞和表扬她,鼓励她下次还这么做。充分的事前沟通可以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及时的事后鼓励会让孩子感到获得了肯定,逐渐就更有打招呼的热情了。
三要用好绘本来讲道理。
我给六六讲了一些鼓励小朋友见人打招呼的绘本,比如《小熊宝宝——你好》《我会打招呼》《打招呼的花园动物》等等,六六看了之后就总爱模仿里面的情节。好的绘本也是好的老师,给孩子看些行为习惯养成类的绘本,生动可爱的卡通形象会让孩子更加愿意去学习和模仿。
“三不要”一不要强迫甚至威胁。
见过有些妈妈对孩子说,再不叫“阿姨好”不给你买玩具了啊。孩子不但没从了妈妈的愿,反倒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弄得场面都变尴尬。小孩子是不懂得权衡利弊的,也不懂得大人的那些玩笑,过分的强迫和威胁促使的只是孩子逆反心理的养成,再教育起来就更难了。
二不要在人前批评。
曾经我犯过一个错误。有次六六见我朋友不愿打招呼,我随口说到,这孩子就是这样,从来都不爱打招呼,教了也不听。真是无意的一句话,却见六六憋着嘴委屈的不行,还很生气的样子。瞬间我就觉得是我做错了,孩子虽小但也是有自尊心的,人前批评不会对教育和进步有一丁点的正面作用。
三不要妄下定论。
不要跟孩子说“不打招呼就不是好孩子”,“不打招呼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一类的话。是不是好孩子不是打不打招呼这一件事所决定的,妈妈的爱更不会因为这一个行为而有丝毫改变。妄下定论伤的是孩子的自信心,不当话语的多次叠加,伤害不可估量。
打招呼这件事真的这么重要吗?
家长们都很乐于看到孩子见人主动打招呼,仿佛这就是谦和有礼的标志,可是孩子却往往没那么随人所愿,这让一些家长很是恼火。不打招呼就说明孩子不懂礼貌、没有教养吗?
还不是家长们的虚荣心在作祟而已。
带出去的娃就好像展现出来的作品,恨不得光彩照人不容得丁点瑕疵。可别忘了,他始终是个孩子,会有情绪,会犯错误。
更何况打不打招呼这件事本身并没什么了不起,也不能说明孩子日后的性格走向。回家问问咱妈,咱小的时候见人不怯场的又有几个?长大后不依旧性格礼节各方面都很好。
所谓的“面子”真的无需太过看重,尊重孩子的内心,接受孩子的一切表现,这样才能养好咱自己的娃。
总之,对待孩子不爱打招呼这件事情,要懂得孩子的内心,要理性的讲究策略,也要淡然的看待。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孩子需要时间去学习适应,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更多一些的时间,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