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神话的基础上,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可见,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把这一现象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也是教育心理学中有名的“期待效应”。
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多简单呀。为了让孩子“行”,很多家长就像是在使用催眠术一样,随时随地、不分青红皂白地夸孩子,“你真棒”、“你真能干”、“你一定可以的”。
“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也让社会上至今都在进行着类似的自尊运动,比如,
在教室里看到这样一些片断:
一张海报上画着鼓掌的手,上面写着“我们为自己喝彩。”
一个卡通人物站在镜子面前,看着自己,并且告诉大家“养成爱自己的习惯”。
这种自尊运动也泛滥到成年人的世界,销售员的自尊运动就是每天站在镜子面前,对自己说“你很棒”“你很特别(如果每一个人都很特殊,就没有人是特殊的了)”,从而自我催眠。
“我们为自己喝彩。”如果我们真的没觉得我们做得有多么精彩,为自己喝彩显然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做了一件简单的小事,父母说“你真让我感到骄傲”,这种强加的喝彩,会让孩子觉得非常没有诚意,而且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不去理睬这种无诚意的恭维。
美国30年来一直努力提倡增强孩子的自尊,如果它真的有效,那孩子的自尊就会不断提升,那么这项运动就可以被接受。但在以“感觉满意来养育孩子的时代里,却有件惊人的事正发生在美国儿童身上,那就是他们比以前更沮丧了。
“为自己喝彩”“爱自己”也需要自己真的觉得自己有值得喝彩、值得爱的地方,而非别人强加的。
不要让孩子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如果是“他尊”的话,今天别人评价高一些,你就会觉得自己很伟大。明天别人批评你了,你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自尊,首先是由自己内在的标准建立起来的,而非外在的标准所能强加的。如果父母每天说自己棒,而自己却觉得自己并不棒,自尊是建立不起来的。
自尊是和我们的所作所为联系在一起的。亚里士多德曾这样说过:快乐不是一种可以与我们所作所为分开的感觉,快乐就好像舞蹈中优美的动作,不是舞者在跳完舞后的感觉,而是将舞跳得很好时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成就感。
自尊,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在100多年前就有个公式:自尊=成功/自我期望。也就是我们得到越多的成功,并且期望越低,那么自尊就会越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成功或是降低对自己的期望来提高自己的自尊。
自尊的提高,除了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就像我们父母常常安慰我们一样,“妈妈觉得你这样已经非常好了”,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真的获得了成功。工作取得成功、克服挫折会使自尊得到提升。
所以,我们需要的不只是降低期望,让孩子感觉满意,而是要教给孩子获得成功、克服挫折的方法,比如如何学习,如何交朋友。
回到最文章开头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并非简单的“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而是在说你行,并且对你进行帮助、指导的情况下,你才会会因成功而提高自尊。简单地说“你很棒”不会让孩子成功,也不会进而提高孩子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