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家也出现过这样的状况,特别是当老人帮我们带娃时,感觉娃的惰性特别特别严重。比如憨憨以前吃饭要拿个碟子,他只要说一声,老人连忙屁颠屁颠地跑过去给他拿 … 简直太殷勤了 …
这种做法就培养了孩子的惰性心理。思想方面,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积极思考问题,依赖老师和家人,缺乏责任心等;行为方面,日常起居无秩序,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不独立等。
有一句话说的好:100分妈妈和0分妈妈一样都是不合格的妈妈。0分妈妈不合格,大家都能明白。那100分妈妈怎么也会不合格呢?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母亲精心打造的‘神童’竟生活不能自理”,讲的就是一个除了学习,任何事情都不让儿子插手,给儿子挤牙膏、洗脸、洗衣、端饭的100分妈妈,培养出了一个8岁就读中学,13岁就考入大学的神童。可就在神童17岁脱离妈妈照顾进入中科院后,他就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冷了不知道加衣服;房间不打扫,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却忘了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硕士学位没拿到,就被中科院劝退了。
直升机家长
1969年,Haim Ginott博士在他的《Parents & Teenagers》一书中首次提到了一个叫做“Helicopter parent”(直升机家长)的概念,指的就是那些特别“勤快”的家长,整天像一架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周围,只要关于孩子的事情,从吃饭、穿衣到学习、交友,事无巨细都要管,
关于直升机家长,Youtube上有个人创作了一首Rap,特别有意思,当憨妈看到追着给孩子涂防晒霜那一段时,忍不住笑了,因为 … 这事,她也干过!
直升机家长给孩子带来的坏处太多了,包括增加孩子的依赖性、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弱化孩子的生存技能等等,而惰性就是最直接的后果之一!
因此,不要怪孩子有惰性,很可能,这是我们家长自己出了问题!
1. 不当教养方式的产生及影响
年幼的时候,我们怕孩子做不好事情,对家务及孩子应该承担的事物都大包大揽,除了会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之外,还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不但使孩子失去了做事的兴趣,而且会对别人为自己做事习以为常。在家里,“反正妈妈会喊我起来”,“反正我不做作业爸爸也会催我”;在学校,“反正我不回答,总有别人会说出正确答案”。
美国曾经有个教育机构做了一项研究,他们选了一个多种族的小学班级做调研。结果发现,老师提问时,回答问题最积极的是美国人,其次是印度人,而积极性最差的恰恰是华人。这就是源于咱们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有一种思维惰性,不太愿意主动思考,比较容易依赖别人。
这种依赖别人的惰性心理会使其能力减退,思维迟钝,遇到问题就逃避。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孩子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恒心,缺乏上进心不能接受任何困难和挑战。
2. 不良榜样的影响
陪伴孩子成长的家人,有些本身可能就缺乏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果断利落的作风。“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榜样”严重影响了孩子良好健康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
如何带出勤快的孩子?
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有艺术地“偷下懒”,将孩子该做的能做的都还给孩子自己去做,也许更能成就一个更优秀的孩子!
如何带出勤快的孩子?这里有几点小秘诀!
1. 作为家长要“身懒心不懒”。
通过谈话、讲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并赋予孩子一定的“责任”。
美国家庭会给孩子灌输Responsibility(责任感)的问题,比如大孩子可以做babysitter(临时照顾幼儿者),帮助照顾小宝宝;家里制定一个Chore Challenge(家庭事务挑战),分配给孩子一定的家务活。
2. 帮助孩子制定目标,与孩子一起忙碌起来。
研究证明忙着的人比懒着的人更快乐,但是没有目标的瞎忙所带来的罪恶感,会扼杀快乐。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有建设性的目标。比如给孩子制定“6点钟起来晨读”的目标,第一周先克服赖床的习惯,第二周在平时起床的时间上早起5分钟,第三周在第二周基础上再早起5分钟,依此类推。在孩子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和耐心,帮助其一步步完成目标,让他享受目标达成的成功与喜悦。
3. 保持孩子情绪上和体力上的活力。
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采取“分段学习”的方式,学习半小时休息十分钟;采用问答的方式整理资料,避免孩子一个人学习的时候打瞌睡。
这一点,美国老师就做得很好,比如在上课的时候,她们特别注意和孩子的交互,常常是将小朋友们聚拢过来,坐在地上,姿势随意,坐着也好,趴着也罢,这种方式交流起来特别自然,就像和朋友自由交谈一样。
事实证明,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们积极性都很高!
4. 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能力,与孩子协商共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及奖惩措施,并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每一项。可以制作一个列表,然后每个星期把做得事情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让孩子感受有效利用时间所带来的成就感及奖励。如果没有按照计划做事,也务必根据设定对孩子进行惩戒。
我有个好友Tony,生活特有计划性,他每周都给儿子制定详尽的生活起居表,然后跟儿子一起执行,下面这张表就摘自Tony给孩子的计划表,时间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以15分钟为一个间隔单元,涵盖健身、学习、生活、练琴方方面面,
所以,Tony的儿子虽然才7岁,但从小是有名的自律,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特别高效。这都是源于父母良好的计划性。
5. 让孩子承担懒散的后果。
当孩子因为惰性出现了如起床晚了,来不及吃饭、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帮助孩子找借口,而要让孩子自己承担懒惰的后果,体验这样的“挫败感”才能让他自我反省,记住教训。
有一次,憨憨上学因为拖沓而迟到,我送他去教室后,本来还想跟老师解释一下,结果老师直接跟小家伙说,“Nathan,你需要到学校的Office填写一张迟到单,自己写明迟到的原因,不能让你的爸爸帮你,可以做到吗?”
憨憨很认真地点了点头,自从那次之后,上学他再也不敢拖沓了,每天到了出发的时候不用我催,早早地背上书包等我了!
这就是因为让孩子承担了后果,才能改变他懒散的生活习惯!
其实,大人勤了,孩子就懒了;大人“懒”了,孩子就勤了。
“懒”不是不作为,而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父母需要的只是提供环境,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你说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