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没怎么面临过这个问题,天天都在家嘛,可是就在一周前,我的首次14小时正面管教线下系统家长课即将开课,当我整理好几个包裹的道具、准备出门布场,2岁多的女儿突然嚎啕大哭。
叫的车已经在楼下等着,东西又超级多,光是运下电梯就要3次,我心烦意乱,来不及安慰女儿,奶奶给了个“你快走吧”的神色,好声哄着孩子“妈妈有事要出去,晚上就回来了”,但女儿含着哭腔,突然涌出这么一句:“妈妈再也不回来了……”我也瞬间触电一般,好长时间,人在路上,这话却挥之不去,宝贝泪眼婆娑的模样一直盘旋脑海。
为什么平时出门好好的,这次搞得孩子不但出现分离焦虑,还好像我要抛弃她似的?
我想了想,是我表现得特别急躁和焦虑:在准备出门前,我已经眉头紧皱、脚步匆匆,从房间到门口走了几个来回,我还为自己没能有更多时间向女儿解释,而深深自责。
这些情绪也传染给了孩子。她觉得,妈妈这次出门太不同,好大阵仗,瞬间感觉不安全、分离焦虑冒了出来。
这让我想起《游戏力》作者Lawrence J. Cohen,曾经做过的一个关于两只小鸡的有趣试验:
第一步实验,把一只小鸡轻轻捧起,好像老鹰盯着猎物一样,死死地盯着它的小眼睛,等到放下时,小鸡吓得僵在地上装死,1分钟后爬起来。
第二步实验,他同时吓唬两只小鸡,结果他们一起装死,大约持续了5分钟。
第三步实验,他在吓唬一只小鸡的同时,让另外一只在旁边闲逛,结果被吓的这只小鸡,仅仅在地上几秒钟就爬了起来。
Lawrence得出结论:受惊的小鸡,会观察第二只小鸡在干什么,以此来判断环境是否安全,如果第二只小鸡在欢快地四处蹦跶,前一只就收到了安全信号;但如果第二只小鸡也在装死,前一只小鸡可能就会想,我虽然没看见老鹰,但是第二只小鸡肯定看见了,妈呀……我也躺着不要动啦!
紧张的父母,就像装死的第二只小鸡,当孩子看到了焦虑紧张的父母,自己也开始害怕、紧张、焦虑,放大了对一些事情的反应。
-
比如上幼儿园——家长还没开始送,已经在担心:孩子又和我闹怎么办呀,哭哭啼啼不肯进去怎么办呀?
-
比如制作辅食——妈妈边做边想:不会又辛辛苦苦做了孩子不领情吧?这个菜他肯定又说不要吃,唉,可怎么办……
-
比如打针吃药——妈妈拿着药,手都要抖:等下他肯定会哭的,他肯定不肯配合吃药的,我又要开始一场大战了……
有一种焦虑,叫“你焦虑,孩子才焦虑”。
焦虑会打破身体的生理平衡,拉响警报器,引起心跳加速和肌肉紧绷。孩子通过镜像神经学原理有样学样,好像小小读心师一般,你越不想他焦虑,他越哭闹不止。小鸡实验还有一个进阶版——在镜子面前的小鸡,装死时间最久,因为它以为镜子里的是另一只小鸡……有点萌啊……
怎样做到不“那么”焦虑呢?
这次和女儿的“小分离冲突”后,我反思了这么几点:
1、提前打好预防针:了解适龄行为,放轻松。
不管是分离焦虑、还是其他场景孩子给的挑战,都需要做些功课:这是不是孩子的适龄行为?
其实都会有的,一方面这会让自己宽心些,真不是独独我女儿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能提前做些准备。
比如我,本来出门时,只要说“妈妈去上课”,女儿都会开心地摆手再见。
相似的“约定”和“预防针”,往往要重复多次、提前很久练习才行。
2、过程保持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感受。
是不是孩子和我们都不能焦虑呢?不是的。但是,通过共情、确认孩子的感受,可以降低焦虑。
比如我可以抽几分钟,蹲下来,专注看着孩子的眼睛,“宝贝,你感到很难过,是因为妈妈着急出门,没和你抱抱,你希望妈妈不要走,多陪你一会儿。”如是反复,也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
同理心最大的陷阱,是非要达到让孩子屈服的目的,或者非要强调“管用”,如果不管用,说明还需要时间,或者自己还不够诚恳。总之,假装不来,孩子心知肚明。
3、学习放手看未来:母爱是渐行渐远的分离。
为什么孩子出门哭、不爱吃饭、不爱上幼儿园,我们就特别容易焦虑?因为我们太想控制,想让孩子一步步往期待的方向走;也因为我们困在当下,看不到未来。
比单纯处理分离焦虑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次次冲突中获得什么、又留给孩子什么:和未来链接。
我想和女儿分享的,是我如果当下没有处理好,我会如何道歉;是我会如何更好的沟通、愉快地走出门;是用行动和爱告诉孩子,父母不会一直围着你,我会渐渐放手,相信你可以,可是,我们的爱一直在。
马上到鸡年啦,要不要组团,一起做气定神闲的“第二只小鸡”呢?
但愿我们的2017年,少些焦虑,多点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