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养成了一些“坏毛病”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5-09 18:04:10编辑:琴琴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表姐的女儿悠悠今年五岁,娇俏可人,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平时虽然骄纵些,但基本没什么坏行为。但最近表姐却有些担心,表姐说悠悠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特别喜欢吐口水,尤其是对谁不满意时。

悠悠最近吐口水成了习惯了:爷爷忙得没有时间讲故事,她就朝爷爷吐口水;奶奶做的饭不好吃,她就直接把口水吐到饭菜里然后走掉;爸爸下班没带回来她喜欢的玩具她就直接朝爸爸吐口水;对表姐更是,如果一有不满意,就对表姐吐口水。

“吐口水”现象是悠悠长这么大第一次出现的情节严重的坏行为,所以表姐特别重视,表姐曾多次教导悠悠不能吐口水,但并没取得成效。有一次悠悠对爷爷吐口水,爸爸觉得悠悠不尊重爷爷,就动手打了悠悠一顿,结果悠悠只改了两天,依然还是喜欢吐口水。

表姐说,现在吐口水成了悠悠表达自己不满意的一种方式,她特别想帮孩子改正这个坏毛病,但又觉得束手无策。

其实,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些“小毛病”,比如吐口水、抠鼻孔、咬手指、学结巴等等。如果孩子有这样的小问题,一般妈妈都会很着急,恨不能马上帮孩子改掉这些坏毛病,让孩子恢复成正常的小孩。其实,孩子出现问题时,妈妈千万别着急,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有效的帮孩子改正,这才是硬道理。

一、有些小毛病,或许只是孩子无意识的一个行为,妈妈千万别把它“强化”成孩子的一个坏习惯。

有时候孩子会有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没什么原因,比如抠鼻孔、磕牙齿等等。

闺蜜丽丽的女儿丫丫一直被教养的很好,丽丽性格温婉,丫丫从小就被丽丽教得很“淑女”,在教养女儿方面,丽丽很完美主义,不希望女儿有一点瑕疵。

有一次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带着孩子聚餐,吃饭过程中,一个朋友无意间说丫丫貌似有抠鼻孔的习惯,丽丽马上如临大敌,一顿饭下来丽丽数次提醒丫丫,整个气氛都被丽丽搞得紧张兮兮。

丫丫抠鼻孔的事情困扰了丽丽好久,自从发现孩子有这个毛病后,丽丽就一直想帮孩子改正,所以只要丫丫抠鼻孔丽丽就制止,后来甚至从语言提醒上升到打手制止,但丫丫始终改不掉。

丽丽和我诉苦,我让丽丽别刻意的提醒丫丫,不去管她,观察一段时间试试。

丽丽发现,她不再过度关注丫丫抠鼻孔的事情后,丫丫反倒越来越少抠鼻孔了,一段时间后,丫丫就改掉了这个小毛病。

其实,如果孩子突然出现了某一个妈妈不能容忍的小毛病,妈妈切记不要大声斥责甚至打骂孩子,妈妈的过分关注有时候真的会起到“强化”的作用,或许孩子的这个小毛病是无意识的,没什么原因,如果妈妈不去管,几次就过去了,但如果妈妈过分关注,说不定真的会被强化成孩子的“坏习惯”!

二、有些小毛病,可能是你的孩子纾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妈妈要及时帮助孩子。

有的孩子紧张时会有一些小动作,比如咬手指、扯衣角,有时候他们或许因为紧张而无法有效的表达自己,他们需要一些肢体语言缓解自己的压力。

记得我初中有一个同学,我们几个好友都发现她有一个小习惯,她紧张的时候特别喜欢咬手指,她的右手指甚至都被她咬出一块平平的痕迹……

其实,如果你的孩子是因为有压力才出现这些小毛病,妈妈一定要及时发现,妈妈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知道怎样去解决问题,怎样缓解压力,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自然不会不知所措的养成一些“小毛病”!

三、有些小毛病,孩子是故意的,他只是想要引起你的注意,妈妈要保证给孩子充足的爱。

我四岁时我弟弟出生,妈妈的精力大部分都被刚出生的弟弟占去,记得当时我真的很害怕,觉得妈妈有了弟弟就不爱我了。

我记得当时我想了很多办法引起妈妈的注意,撒娇、哭闹,但妈妈总是匆忙的哄哄我就去照顾刚出生的弟弟。

后来有一次,我在家学结巴说话,没想到这引起了妈妈的极大关注,记得当时爸爸妈妈狠狠的批评了我,妈妈甚至很严肃的告诉我不可以学结巴说话,说话不利索的女孩长大会嫁不出去。

那段时间,我仿佛故意和父母作对,在学校的时候还挺正常的,回到家就喜欢结结巴巴的说话,虽然这会引起妈妈的责骂,但那时候却还是乐此不疲的挑战着妈妈的耐性。

记得当时我结结巴巴的说话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忘记后来是怎样改掉的了,或许从我真正接受弟弟的那一天开始吧。

其实,有时候孩子会故意弄出一些小毛病来引起父母的关注,这一点妈妈一定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您有两个孩子,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孩子,有时候孩子的坏习惯不好改正,实际上这是孩子在用另一种方式向你表达,他需要你的关注,需要你的爱。

还有很多原因造成孩子养成了一些小毛病:可能他觉得很好玩而模仿,可能他只是想让自己看起来很特别,也可能是因为疾病……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妈妈都不要急于帮孩子改正,接纳事实,了解原因,解决问题,这样的顺序,才能更有效的帮到孩子。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