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感官共同参与:
0-1岁宝宝通过各种感官来学习: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五指的感觉等,
手指的重要性在于:人类通过手部劳动来实现自我价值。探索、控制、创造世界,其实都依赖于双手,这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进化的结果。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要逐步发展手的作用。
不同阶段,不同任务:
主动探索贯穿整个孩子的成长期。在0-1岁这一阶段,婴儿早期主要依靠嘴来探索,双手仅处于辅助地位。
4-6个月宝宝的关节运动开始有经验,手部小肌肉也开始发展、于是此时宝宝精细动作开始爆发式发展。手与各种感知觉之间的配合协调关系,开始萌生。其中:5-6个月大拇指开始分化、6-8个月二指、三指分化、然后是抓握、做推、拍、扔东西、单指点击等。
宝宝可以通过手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探索学习、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都是在这一阶段产生的。
创造丰富的探索环境:
身边事物对于孩子的探索学习至关重要。0-1岁的探索较为被动,一旦周围环境吸引宝宝,就会引发其感官式的探索。所以父母要为宝宝创造丰富的环境,对宝宝进行感官上的良性刺激、引发孩子的探索。于是,宝宝的手部技能就能自然长成。
宝宝吃手,我没有阻止她!
筱筱妈妈(女宝,2岁):
我家宝宝在做小婴儿的时候,曾有过吃手的阶段。但时间不是很长,在吃手的那一阶段,我也没有阻止。保证她的手干净就好了。后来很自然的就完成了过度,即便给宝宝买了安抚奶嘴她也不吃了。
筱筱妈妈的做法充分尊重了孩子心理和生理需求。因为吃手对于孩子根本就不是问题,当你把它当做问题,就真的会带来问题。
宝宝的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这种心理缺陷会伴随着孩子长期存在。当父母用“不允许吃手”去强化“吃手”这件事,宝宝常常会躲起来偷偷的吃,不仅如此,还会越吃越香。
同时由于家长的极力反对,孩子会觉得“吃手”是件不能光明正大的事情,偷偷吃时会产生负罪感。这对孩子真诚天然的心理,是一种伤害。
明显感到宝宝的小手更灵活了!
陶陶妈妈(男宝,2.5岁):
1岁以后,我明显感到宝宝的小手比以前灵活多了。他可以在小区里玩单杠、通过自己的手和臂力吊在单杠上;会跟随健身操主动学习,并表演给我看;还会模拟自然中的“蝴蝶飞”等。
陶陶妈妈的做法非常的好:生活中父母亲是孩子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将孩子带到有学习力的环境,或者在家为孩子准备一些具有学习力的教具、玩具。
同时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学习。在父母放手的情况下,孩子才能放下心态,与身边的事物进行互动,探索、思考。才能形成孩子的学习力。
传统的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孩子。据统计,孩子受父母的灌输所得的知识与自我学习的知识的比值,万分之一都不到。老师与家长只是环境的准备者。目的是让孩子能在环境中自由的学习与探索。
例如:父母带孩子去动物园看猴子,父母教孩子的是猴子的发音及指认,但孩子自我学习到的是猴子的形象、猴子怎么运动的、吃什么、猴子发出的声音、气味、猴子跟人、大自然的互动,对于孩子而言,这些都是孩子各种感官综合的经验,是一个很大的信息量。
所以,父母是环境的创造者,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人。
手指灵活的宝宝,是否智商也就越高?
手巧与心灵是相关联的。其包含的不仅是大脑思想与双手之间的关系,它更是感知觉统合的关系。
通常在听到的同时,眼睛也会看到、双手也动到。思想交流到了、行为也跟得上。将各种感知觉统合在一起,产生关联效应,这是宝宝天赋的能力。
当我们观察:显性的看见手的运动状态,当双手带动感知觉对事物进行探索,孩子就能更好的利用心智,将感知觉统合起来,专注手的运动、在大脑中进行思考。
当其中手动的越多,就说明其调动感知觉去思考得更多,思维力也会更活跃。反复多次,大脑对于手部控制的能力越来越强,就是俗称的“心灵”,自然也更“手巧”了。
不可忽视小小婴儿期
4个月之前:宝宝呈握拳姿势,不能自主运用手指。5个月后,宝宝手掌打开,经历大拇指、二指、三指的分化。
此时父母创造的丰富、有探索性的环境,将为宝宝的成长提供了帮助。其中:美妙八音盒的音觉、色彩斑斓的视觉,都是能够吸引宝宝探索的良性刺激。
0-6岁手部能力开发一览
0-1岁:由于宝宝的探索集中于其生活环境,所以父母可将各类有助于成长的元素布置在宝宝的生活场景中。
1-2岁:孩子手指精细动作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需要有各种道具与其互动、让宝宝有兴趣去探索。
2-3岁:宝宝着重于生活技能的训练,这个阶段要满足其独立性的发展来满足自我,所以宝宝对于生活中的各项事情都想自己做。他想与大人一样,处处模仿大人。在为家庭服务的认同中,实现自我价值。围绕着家庭劳动,宝宝能学会各种生活技能。
3-6岁:孩子做事更有目标性计划性,会将事情分步骤完成、并学会做得更加完整。
成为心灵手巧的儿童
以此培养出来的孩子,6岁后将具备各项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甚至组织工作目标、有计划的开展工作,都可以胜任。
当孩子在自由的情况下释放双手,其探索能力是非常强的,其心智也在动手中获得足够的练习。成为名副其实“心灵手巧”的儿童。
建议: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朋友们都不要点以轻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