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时候碰见楼下的小孩子争玩具,大的闹小的嚷,年轻的妈妈像法官一样在给小孩子判案:
这个玩具是哥哥的,你玩你自己的好吗?
你给弟弟玩一会行不行?
要不你们一起玩好不好?
你不知道要和弟弟分享吗?你这样太自私了!
N是我的同事,周末值班的时候,把小孩也带了过来。
她家是个二胎家庭,两个孩子相差不多,玩的也开心。
突然弟弟看上了姐姐手里的箱子,姐姐赶紧喊起来:这是我的箱子。同事赶紧跑过去对姐姐说:你把这个给弟弟玩一会,你去玩别的。姐姐当时就哭了:我不要给他玩这个,这是我的。弟弟急着要姐姐手里的箱子瞬间也哭了起来。
我在边上大概让他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吧,冲姐姐一顿说:你是姐姐不能这么自私,喜欢的东西要知道分享。
五岁多的姐姐应该还不清楚分享的意义,但是妈妈生气了是他最直观的感受,瘪着小嘴不甘心的递出了一直抱在怀里的小箱子。还转着泪珠的小眼睛,眼巴巴的看着得偿所愿的弟弟在一边玩,也没在拿别的玩具玩。
N看我一直看着她的女儿,略显尴尬的解释:小孩子不管真是不行,一点也不知道分享,越来越自私了。
我笑着点头,心下确多有些不认同。
我从未要求我的孩子要把手里的东西分享出去,问一句如果他不愿,我会用各种方式和言辞,维护她的这种不分享。
说起来,我大概就是那种深受诟病的自私的家长吧。
我家小区门口的摇摇车是免费的,过来玩的孩子大多一玩就是半天,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排在这里等着玩。
我女儿更是这里的狂热分子,只要能在这里摇来摇去不吃不喝不睡觉都是不成问题的。只要坐上去了,就没那么好走了。
开始的时候我也或哄或说教或直接强制带走,可是每每这个时候进到电梯里小朋友还是奋力挣扎想要回去,好几次把孩子急的哭岔了气。
奶奶心疼孩子,此后亲子出马带着孩子去玩,我去看过几次,无论边上有多少孩子,我女儿都是稳如泰山般的坐在那里,人多的时候还会举着小手护着她的座驾。
我喜欢看女儿自信的笑颜和欢快舞动的小手,也就这么随她去了。
可是我女儿在小区里的口碑却特别的好,楼下的妈妈总是拽着我夸她:你看她小小年纪出来了一点也不怯,大大方方的,有玩具还知道给弟弟玩,不像那些个孩子小气的很。
聊起来才知道,女儿在小区里从不吝啬手里的吃的玩的,见到小朋友不论大小都会主动的往人家手里塞。
那时我就明白了,那么点的孩子心里也是有个亲疏远近的,在她看来友情是最重要的,除此以外都没那么重要,因为不甚在意,所以也就没有那么执着了。
后来再碰见N的时候,说起那个被争抢的小箱子。
N说那是女儿幼儿园里得的奖品,可能对她来说有比较特殊的意义吧,反正就是一直都很喜欢,甚至走到哪里都要带着。
我疑惑她既然知道女儿对盒子的喜爱又为何一定要她拿给弟弟玩呢。
她说,亲姐弟之间都不知道分享只顾自己,那以后得多自私啊。
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这是引导了我们半辈子的至理名言,可是这么小的孩子哪懂得这些大道理。
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认为孩子在六岁之前都是自私的,并不能真正理解"分享"的含义。要知道小小的孩子可能都还没有弄明白什么才是"我的"。
分享是一种愉悦的心情,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却不是一种义务。我们可以去引导去影响却不应该去强制要求。
那些在分享与不分享背后的那些经历和感受才是孩子终其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