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找妈妈,并抱住妈妈。有什么新发现,第一个要告诉妈妈。
妈妈不在的时候,中午睡醒就喊奶奶。有段时间,张口闭口奶奶,喜欢听奶奶回应他,一次还要连着喊好几遍。
昨天问1岁10个月的小鹿,“爱不爱妈妈”。回答:“爱”。“爱不爱爸爸?”摇头。“爱不爱姥姥?”摇头。“爱不爱奶奶?”回答:“爱”。
能够区分爱的对象了,想来小鹿对爱是有了一定的认知了。小鹿理解的爱又是什么呢?
“爱是什么,什么是爱”,讨论起这个来,恐怕得引起很多人的哲思。大人都不懂的东西,像小鹿这么小,恐怕也不知道。那么小鹿理解的“爱”,应该是一种更直接的感受。更多情况下,是一种依恋。
这种依恋让他感觉到,妈妈或奶奶在的时候,他感觉很安全。一看不到妈妈,他就会感到焦虑。在我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看小孩子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将看护孙辈视为一种自觉责任。在这种共同养育的环境中,不仅孩子会依恋妈妈,而且还会依恋祖辈。
1岁半之前,妈妈早晨上班的时候,小鹿还一点反应都没有。妈妈又感到很骄傲,又觉得有点小不满,骄傲小鹿这么让人省心,不满小鹿居然一点都不留恋妈妈。1岁半之后,小鹿早晨在妈妈准备包包的时候,就有情绪,不愿妈妈走。于是妈妈要上班的时候,只能偷偷地准备,偷偷地溜走。如果是看到妈妈走,他肯定是要哭的。但是,一旦知道妈妈走了,反而会很镇定。这种怕妈妈走的情绪泛化到,只要妈妈在穿鞋,或者收拾包,他就会以为妈妈要出去,就会有情绪。
只要看不到妈妈,小鹿好像一直“询问”妈妈这样的问题:妈妈在附近吗?她接受我吗?她关注我吗?如果他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那他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然后就会自己玩、或者和其他小朋友玩。但是,如果他没找到妈妈,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那他就会着急,就要喊妈妈,找妈妈。
心理学家鲍尔比认为: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
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可以说,“儿童的爱从本质上来讲是单纯的。他爱,是为了他可以获得感官印象,这种印象又给他提供了生长的媒介。”(蒙台梭利)
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跟着妈妈有奶吃,所以才会找妈妈,对妈妈产生依恋。于是有人用猴子做了个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小猴子在出生后不久就让他和母猴分开(所以不能用人做实验)。然后,向幼猴用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在这两个玩具母猴的胸部都加了个奶瓶,小猴子可以随时去吃奶。
结果,小猴子更喜欢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的母猴,不管它能不能提供食物。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最终两群婴儿猴都未能正常发育成长,也都不能养育自己的后代。
所以说,仅仅只是有奶吃和身体柔软,并不会形成依恋。依恋或者小鹿所理解的爱,是需要强烈的、持久的情感联结。
前两天,我和龙带着小鹿去了一趟白洋淀。在白洋淀的两天时间里,龙照顾小鹿的时间多了。小鹿对龙的感情也变强了。回来后,问小鹿,爱不爱爸爸。小鹿头一次点头说“爱”。看来,应了那句老话,爱就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