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好好跟他说或用处罚的方式都无法改善。请问要怎么办才好?
上善心理治疗所临床心理师、儿童绘本作家何采谕回复:
一岁多的孩子虽能逐渐理解“这是我、那是你、我和环境是分开的”等概念,但仍易把自己的想法当做是别人的想法,而误以为别人的想法“也是这样”。当别人表现出“不是这样”时,孩子易有“你应该知道是这样的,不是吗?”的质疑。在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下,难以说清楚讲明白时,不耐、愤怒的情绪自然会产生,并出现打头、打人、咬人等行为。若孩子用这些行为常能得到响应,需求获得满足,孩子可能误认这行为能“成功的”与对方沟通。几次下来,便强化了这些行为。
或许,我们还未能确切抓到孩子想表达的需求。可试着观察,孩子在什么状况下容易出现这些行为?如:肚子饿时、想拿东西却拿不到时。我们可尝试用语言描述其需求,向孩子探询“你要说的是不是这样?”当我们说中了,并合理的满足其需求的同时,可教导孩子使用语言表达需要,如:“你打人、咬人,爸爸/妈妈不知道你要什么。你可以说……”归纳来说,可把握两原则:1.切断“使用不当行为”与“需求得到满足”间的连结;2.透过满足需求的同时,教导孩子使用语言表达需求,逐渐强化其使用语言的效能。
若孩子将打人和咬人当做是与人互动的好玩行为,可引导孩子了解怎样的互动会让人愉快、舒服。如:拉着孩子的手在自己的手臂上抚摸,让孩子感受抚摸的力道,一面说:“爸爸/妈妈喜欢你这样摸,轻轻的,很舒服。”当孩子生气打头时,可抓着他的手臂,避免孩子受伤,尝试同理孩子当下情绪,可用是非题或选择题来厘清,并用口语重述孩子当下情绪,如:“真的好生气……”这样的重述能让孩子情绪逐渐缓和。缓和后,可藉此教育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情绪,如:“你很生气,爸爸/妈妈知道。打头会痛、会受伤。你可以用讲的,爸爸/妈妈会知道。”
就天生气质而言,孩子可能偏向情绪易怒型,或反应强度比较高,所以呈现出的样态,有时会让大人不知所措,甚至跟着陷入负向情绪里。此时暂时离开现场,让彼此都有冷静的时间,之后再参考上述的方式做做看,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