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认知是这样被破坏的!这样的绘本99%家庭都在读
小小费漫不经心地拨弄着桌子上的玩具,红色小车、蓝色卡车、绿色的伐木车,忽然砰的一声,拿起一个车子猛砸桌上的玩具。妈妈看着这暴力的行为,心咯噔一下,好像知道这是怎么来的。
狼悄悄地溜到奶奶的家,一口吞掉来奶奶,还扮成奶奶的样子等着小红帽。小红帽来到奶奶家,狼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就吃掉她了。
吃饱喝足,狼躺在床上睡觉,他的鼾声引来了猎人。猎人用剪刀剪开了狼的肚皮,小红帽和奶奶得救了。
妈妈把小小费放在怀里,他的小脑袋顶在妈妈的下巴底下。细细的头发软软地在妈妈下巴上扫来扫去。
小小费越来越喜欢听绘本故事,故事说到精彩处,妈妈演绎着猎人的英勇,张牙舞爪地比划着,小小费听得咯咯直乐。他还太小,笑声是情绪表达最直接的窗口。
可是,读到“划开狼的肚皮时”,妈妈略微犹豫了,暗自咽了下口水。小小费转过头来,看妈妈的表情,有点诧异妈妈的声音为何渐渐小声,“但愿他是听不懂的吧”,妈妈自言自语。
妈妈不喜欢这个故事。狼有什么错,不是被西方的猎人划破肚皮,就是被那个营救东郭先生的猎人一枪爆头。要么就是被三只小猪陷害,落得一个开水烫狼皮。狼,和所有动物一样,都是万物有灵的一分子,人为的故事强加给它一副凶恶的脸孔。从小接受狼有毒的教育,这是不公平不友善的。
算了,妈妈再读一篇《穿靴子的猫》吧。
磨粉匠给三个儿子留下遗产:大哥得到一盘石墨,二哥得到一头驴,小弟弟分到一只猫。猫为了帮助主人,穿上主人的靴子,把口袋系在脖子上,到树林里抓住一只兔子并勒死了它。
勒……死,妈妈拿眼角偷瞄来一眼小小费,他正瞪大眼睛盯着故事书上的猫。画上的猫龇牙咧嘴,追着一只仓皇逃窜的兔子。妈妈赶紧翻页,继续讲:从那以后,猫经常给国王送猎物,并说自己的主人是卡拉巴侯爵。“这不是教孩子怎么骗人吗?”妈妈有点忿忿的。
再换一篇《七只乌鸦》,小女孩为了寻找哥哥,来到玻璃城堡门前,因为把开门的小木块弄丢了,她切下自己的小指头,插进锁孔打开了门。
妈妈到抽一口冷气,如同吃饭咽下了沙子,难受极了。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妈妈有点生气了。短短的几篇童话里,不是开膛就是破肚,不是勒死就是切手指。
不读了不读了,妈妈站起声来就要走。小小费把地毯上的童话书捡起来,蹭蹭蹭地爬到妈妈跟前,抓着妈妈的裤管站起来,双手高举书过头。
他这是还想听啊。妈妈有点无可奈何地坐下来,翻到一个《丑小鸭》的故事。丑小鸭因为长得丑,受尽了欺负。春天来来,它看到一群天鹅在一个大花园里游泳,正要躲开,天鹅们却游过来要亲它。丑小鸭赶紧低下头躲开,却看到自己变成来美丽的天鹅。它觉得很幸福。
幸福,怎么可以是因为相貌变美了呢。幸福有很多种,被爱和爱人都会让人幸福。
这样的书,还是不读了罢。爸爸走过来,带着小小费玩火车。妈妈悄悄把书拿走,藏在阳台上的纸箱子里。他才一岁,未来的道路长得很,人世间的污秽很多,缺乏诚信、欺骗、背叛。童年如此短暂,如此珍贵,留一方心灵的净土吧。
周末,带着小小费到朋友家做客。小姐姐两岁多,穿着粉粉的花边小袄,扎着小辫子,过来拉小小费的手。朋友问,蕊蕊,你拉着弟弟干嘛呀。蕊蕊说,听妈妈讲故事。
哦,什么故事啊。
白雪公主。
你不是听过很多遍了吗?
朋友转过头跟妈妈说,她已经听得滚瓜烂熟了,有时候我刚讲到巫婆拿出了苹果,她就捂着嘴嚷嚷,我不要吃毒苹果。
妈妈心中黯然。紧接着听见朋友问她,讲过很多遍了今天不讲了吧。
蕊蕊昂了一声,摇着头,不——我想听公主嫁给王子那章。
狗屁,都什么年代了。妈妈暗暗皱眉头,不嫁给王子一样可以当公主。活得自信和快乐,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就算没有王子,也能吸引来王子。就算一时遇不到王子,也不致于顾影自怜。如果妈妈有个女儿,一定告诉她,这故事是假的。
给宝宝挑选一本合适的绘本,用正确的价值观去育儿。
给父母的一点小建议:
多读经典。
即便是同一个童话故事,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内容也会有差异。建议父母先试读,挑选有责任心的出版社作品。
内容要正能量
故事内容方面,选择正能量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而清楚,阳光而积极。少一点杀戮,多一点温情。
图画要富有视觉美,恰当地运用色彩特征。
一些国外大师的作品可以优先考虑,他们的画作本身就是艺术品。好的绘本是启迪幼儿思想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