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的双手经常做精细、灵巧的动作,便能激发手指和大脑相连的细胞群的活力,使手的动作和思维的活动保持有机联系后反应更灵敏。所以,手的动作越复杂,就越能积极地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并且,还把手比喻成大脑的“老师”。
日本有位学者曾说过:“如果想培养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由于手指的活动而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就能促使全部智能的提高。”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每一块肌肉,都在大脑皮层中有着相应的“代表区”,而手指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又占据了较为广泛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神经中枢都是由神经细胞群组成。
动手学习,孩子的手指计算器
财富教育离不开数学。让孩子爱上数学并不难。从“手指计算器”开始,把身体中的数字和生活中的数字随时当作教材,让孩子在游戏中亲近数学。
3—6岁的孩子数数时,喜欢使用手指。一些家长阻止干预,不让孩子掰手指,怕孩子上学后继续掰手指,影响对数字的记忆。
孩子为什么喜欢用手指记数呢?这个程序需不需要删除?
人类早期开始记数时,和孩子一样使用的是手指,因为每个人都有十个手指。所以,十个十个地数(十进制)就演变成现代的记数体系。至今为止,英语中仍在使用拉丁语的“手指(digit)”一词来表示“数字”。
科学家伽利略曾经说过:“宇宙万物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数学帮助我们揭开了宇宙奥秘,帮助我们了解了居住的地球和其他星球。从纸牌游戏到天气预报,从算盘到计算机,从小小棋盘到卫星飞船飞向太空,数学无处不在。但有些孩子畏惧数学,一上数学课就头疼。
用手指数数方便简单。“手指计算器”是开启数学之门和财富之门的钥匙。
还有用身体来记数的。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落里,至少有900种不同的计数体系,但是并不是“十进制”。有一个部落手指脚趾并用,使用“二十进制”的计数系统,在他们的语言里,“十”就是两只手,“十五”就是两只手和一只脚,而“二十”则是一个人。
这是孩子身体发育的一个原始编程,直观记忆的学习方式是孩子自然的一种选择。让孩子爱上数学,必须尊重孩子原始的学习方式。用手指计数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开始。
为什么人类发明“十进制”记数体系,而不是八进制或九进制呢?十个十个地数数并没有数学上的原因,应是生理上的偶然。人类第一次开始记数时,是不是使用手?
如果了解一下现代记数体系(十进制),这和人类的童年很相似。远古时期,在还没有发明数字语言之前,原始人喜欢用手指作记数工具。记数时,通过掰手指向大脑多渠道传递信息,有利于增强记忆,甚至有时直接用手指表达数字信息。
孩子对数字的记忆需要直观的形象,所以,在记数时,孩子自然把手指当作计算器。中国传统教育重视熏陶,用现代语讲就是营造环境。仔细观察孩子的学习爱好,除了天赋之外,很多来自童年的学习环境。
不管你做什么都需要数学。如果没有数学,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
日常生活中,数字几乎是无所不在,墙上挂的钟,手腕上的表,手机里的日期和时间,电话数字,汽车牌号,吃、穿、住、行一切都和数字连在一起。
动手创作,让手长智慧
手有智慧吗?手的智慧从哪儿来?
智慧不仅来自头脑,也来自身体,来自生命的每一个器官接受信息的能力和速度,还有精确逼真的表达。查查字典就会发现让手长智慧的秘密,关于手的动词和手掌、手腕、手指紧密连在一起。手的大动作——撑、举、托、拽、扯、拉,牵引臂力、腕力和整个身体。手的小动作——“捏、掐、抓、拿、握”,训练手的精准能力,训练小肌肉的灵敏度,给孩子一双巧手。
手的智慧来自劳动和创作,比如动手搭积木、捏橡皮泥、剪纸、堆沙雕、编织、绘画、做算术题,动手的时候,大脑指挥手动,心在控制着手动,所以,一动手,智慧就出来了。
手的学习,智商的启蒙
有人说“手是人的第二大脑”,大脑能调动身心,手也能调动身心。手动脑动,手动心动。6岁之前,让孩子弹钢琴、画画、做泥塑,最重要的不是将来成为钢琴家或画家,而是用手激活心脑的控制、创造和专注力。
为什么现代社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都市孩子很少动手动脚学习,手脚被无形地捆绑着,第二大脑闲置起来。人的手心、手掌、手指,包括每一个关节都和肌肉、骨骼、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密切相连。
孩子不动手学习,12岁之前缺少“手眼心”、“眼脚心”、“口眼心”的训练,因动作协调性差,上学后,眼手心不配合,就被视为感觉统合失调。
手的创造,世界的传奇
世界上所有文明奇迹都是一部手的传奇。从黄帝的手、张衡的手、毕昇的手到郭守敬的手,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明的高峰。
郭守敬是中国元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他为什么一身多能?
因为小的时候,他有太多自由时间和空间动手创作。他制作各种玩具,还有器具。无论看见什么新鲜玩意,他都立刻动脑思考,然后动手去做。
13岁的郭守敬得到了一幅“莲花漏图”,莲花漏是一种计时器,由好几个部分配制而成,仅仅依据一幅图,想掌握莲花漏的制造方法和原理非常难,他对图样作了精细的研究,居然发现了制作方法。
20岁时,他凭着对地理现象的细致观察,由他做现场合计总指挥,修复了的石桥令人惊叹不已。后来,郭守敬设计和监制了很多新仪器: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之多。
郭守敬的创造力从哪儿来?从他的故事里会发现,他有极好的天赋才能,然而,18岁之前,如果他像今天的孩子一样,每天从7点到晚上22点都在忙着做各种作业,没有时间动手学习和创作,他的天赋才能得不到滋养生长,就像春天的树苗不能及时得到阳光和水一样,即使后来给他机会和平台去创造,他能有如此的作品吗?
动手创作,让手长财富
成人喜欢通过言语来宣泄,而孩子却喜欢用想象和创造来解决现实遇到各种难题,通过动手创造一个物件寄托思念,创造一个玩具来驱赶恐惧。
成人看见一件东西,先想它是什么?能做什么?而孩子则先想它能变成什么?怎样变更好玩更有趣?怎样创意才能带来快乐。孩子的创作想法从哪儿来?来自看待世界的眼光和对待事物的态度,还有心灵深处的记忆。
有一笔教育财富,一直被忽略和摒弃,那就是对手的早期开发。大家都熟悉“心灵手巧”这个成语,也可以反过来说“手巧心灵”。决定手巧与不巧的是12岁之前“眼手心”的协调训练,巧手巧在小肌肉的发达和高度灵敏。
每个孩子都朦胧地意识到自己的天赋,并以多种形式不断地彰显,向父母传递信号:看看我灵巧的手,神奇的手。
美国汽车大王,开创汽车史上不老神话的亨利·福特,他比爱迪生晚出生16年,他的童年、少年有许多与爱迪生相似的地方。
亨利·福特有一个“百宝箱”,装着自制的小刀、螺丝刀等各种工具。有一天,小朋友鲍伯拿着一块漂亮的手表找福特玩,向他炫耀哥哥赠送他的最新礼物。福特接过表仔细看了看发现,表针都是不动的,原来是一只坏表。
5岁的福特认真地说,让我来帮你修理一下吧,鲍伯不相信:“我哥哥在城里找钟表商都没修好,你怎么可能修好呢?”
“相信我,拿过来,我一定能修理好。”福特小心翼翼地打开表,取出一个个零件,依次放在白手帕上,盯着零件沉思片刻,忽然兴奋地大叫一声:“我明白了。”然后,开始组装零件,上紧发条,银表神奇地滴答滴答响起来了。
“天哪,福特真的把表修好了。”鲍伯逢人便说。
从此,福特把家里的钟表一只接一只地拆开,拆开之后再照原样重新装好。拆了装、装了拆,从不厌倦。后来,他帮左邻右舍和整个村庄修理钟表。
上小学后,小福特上课时,经常将书本竖在课桌上,躲在书本之后继续进行他喜爱的钟表匠的活计。不断地拆装,使小福特掌握了许多钟表的机械原理,从而小小年纪就可以为村里的人们修理各式钟表了。
12岁那年,小福特生平第一次看到了不用马拉动的蒸汽车。他惊奇至极,围着汽车看了又看,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当小福特明白了是煤将水烧开产生蒸汽,蒸汽以其自身的力量推动车轮转动时,他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兴奋与激动。他第一次意识到钢铁的动力可以代替人类血肉之躯的体力劳动,同时也可以取代畜力了。
从这时起小福特就立下了志向,一定要造出不用马拉而靠机器推动行走的车辆。
12岁之前,孩子的动手学习能力不但表现出某种个性才华,更重要的是在近乎游戏式的动手学习过程中,孩子彰显出以下五种能力和成就大业的特质:
1.敏感——一看就会,领悟力强
2.精准——高度的模仿力和精确的表达
3.痴迷——心无旁骛,静心创作
4.专注——废寝忘食,一玩就是半天
5.坚持——有计划地坚持做一件事
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但由于父母喜欢跟着社会流行的成功学理论走,比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父母常常会武断地封锁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再比如:学计算机或学金融容易找工作,父母不管孩子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才能,逼着孩子放弃自己喜欢的学科,选择流行科目。
世界的财富都是从小心灵手巧,长大后不断在探索的发明家创造的,而巧手孩子需要父母发现的眼睛和给孩子提供发展的空间。
竖起拇指,锁住食指
手不但有智慧,还有丰富的表情,可以帮助我们传达思想感情,也可以进行交流沟通,例如:聋哑人用手交流,称为“手语”,下棋人用手对话,称为“手谈”。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总是不自觉地用手表达喜悦、快乐、激动、愤怒、敌意、仇恨、蔑视、赞美、决心、沉思、庄严、成功等思想情绪,有时候,理性告诉我们不要指责孩子,嘴巴被管住了,但眼睛和手却泄露了真情。
快乐、感谢、兴奋时的手语——双手鼓掌
一定要为孩子鼓掌,鼓掌是给孩子加油打气,也一定要教孩子给别人鼓掌,支持鼓励别人。还要学会时刻给自己鼓掌,因为人生的路上,我们一直需要给自己加油打气啊!
生气、愤怒、指责时的手语——伸出食指
千万不要用食指指着孩子的鼻子尖讲话,你指责孩子,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指责和挑剔别人。这种不尊重不友好的待人态度,会赶走财富,而不是招来财富。不论在商场、职场,只要“锁住食指,竖起拇指”,就会迎来机会。
欣赏、赞美、称颂时的手语——竖起拇指
请发现孩子的优点,看见孩子进步,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一定别忘了竖起大拇指!竖大拇指就是欣赏鼓励和赞美,竖大拇指就是给阳光、给空气、给水,滋养孩子快乐成长,还有,大拇指像黏合剂,能把人立刻拉近,而食指是分离剂,喜欢把人拉远。
手是人的第二个自我,手能传达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人类在进化中,创造了一系列手的语言,手可以代表大脑表达思想、情感、意愿和承诺。
证明属于自己或诺言时,不需要语言,只需要按下手印。全世界没有相同的手印,所以每个人的手印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家庭教育中,手语在无声地发挥着作用,经常对孩子竖起拇指,孩子自信开朗,经常对孩子伸出食指,孩子就自卑胆小。
如果手脚闲着,大脑也跟着闲着,屋子不住就会老旧,脑子不转也会生锈,如果手脚都不动,一直呆着,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在日常生活中,说某个人傻,前面一定要加一个“呆”字,这个人“傻呆呆”的,或者说这个人“呆傻呆傻”的。顾名思义,人是怎么变“傻”的?是“呆”出来的。
尽管年轻父母都意识到了动手学习的重要,但孩子依然没有动手学习的时间,每天依然只动手做两件事:写字和计算。手指的发育也有关键期,中国传统教育重视童子功,童子功第一讲究时间性,主要是讲12岁之前手脚骨骼、肌肉、韧带的可塑性强,还有细胞的记忆力。第二讲究“功力”,功力讲的是受训的时间,不论学钢琴,还是学二胡,没有三年以上的训练不算有功底。童子功为一生的成长打底,也为成功奠基,12岁之前习得的能力,将终生不忘,所以,有了童子功法,可终生受用。
手巧的人行动力强,手笨的人行动力弱。任何一项发明都是靠手做出来的。
给孩子灵巧的手,给孩子随身携带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