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手脚凉是不是穿的就少了,妈妈判断孩子是不是怕冷就是摸手,然后觉得手冷就给孩子多加衣服,那么为什么孩子的手经常很冰冷呢,爱宝宝育儿网小编就来说说吧。
手脚摸着凉就代表体温低吗
孩子的身上其实存在着2种体温,分别是核心温度和体表温度。核心温度代表孩子体内真实温度,正常情况下,人的核心温度是稳定的,但是体表温度即皮肤温度的差异会很大。比如,环境温度为23℃时,脚的温度约27℃,手的温度约30℃,躯干温度为32℃,而额头温度可以达到34℃。如果是在寒冷环境中,皮肤温度的部位差异会变得更大,头部皮肤温度的变动较小,而手脚的温度降低最为显著。
因此,在体温正常的前提下,手脚的温度本身就是相对更低的,家长通过感受孩子手脚的温度来判断孩子体温具有主观性,孩子不一定会感觉冷;而且,手脚凉和什么体质寒凉、这个那个虚也没有关系。
为什么孩子手脚心凉的感觉更明显
正如前面所说,判断孩子手脚心凉不凉多是家长的一种自我感觉,参照的对象往往是大人,那为什么会感觉到孩子的手脚心更加凉呢?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生理特性。
寒冷环境下产热更少
因为孩子支持产热的糖原储备有限、心脏的每搏输出量更小、末梢循环中的有效血容量更低等原因,儿童产热的能力本身较成人更弱,对于寒冷的耐受力也会相对弱些。所以,当孩子处于较寒冷的环境中时,就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
高温情况时散热更多
出汗是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人体手心脚心的小汗腺(主管体温调节的汗腺)分布最为密集[3]。另外,由于孩子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较大,单位面积的散热能力较成人更强。因此,当环境气温等于或高于体温时,汗液的蒸发会带走大量体表热量,给人孩子的手脚心更凉的感觉。
体温调节能力弱
孩子的体温调节有自主性和行为性调节两种方式。通过热了出汗、冷了打寒战以维持体温稳定,这种属于自主性调节;而当孩子提出增减衣物、表现出拱肩缩背、搓手等外在行为来保持体温平衡,则属于行为性调节。
在自主性体温调节方面,婴儿没办法通过寒战产热。在行为性体温调节上,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识别、避免或逃离不适温度方面能力较低[2],尤其是婴幼儿,他还没有能力通过自己主动的外在行为来保持体温稳定,因此低体温的概率会更大。
简单的说,相比于大人,孩子的体温波动更大、新陈代谢旺盛、怕热、活动多、自主行为调节能力更弱(没有办法自己控制穿衣行为),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特别容易出汗(主要是手脚出汗),因此摸着孩子的手脚越发觉得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