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火”指的是不任由自己无理智不讲道理的大声吼叫、教训孩子。但并不是说,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都可以装作没看见,对他置之不理。
英国早期教育大纲(0-5岁 EYFS)中孩子的身体发展是基本项目之一。要求老师及家长提供孩子活动及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并培养他们的协调,控制和运动能力,同时孩子应了解身体运动及饮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有个朋友年过三十,至今不愿结婚生子。原因,是和小时候的遭遇有关:小的时候,她爸妈经常吵架,后来还上升到打架。针锋相对的父母、满地的碎瓷片、蹲在墙角哭泣的小女孩,是挥之不去的黑暗印象。长大后,她变成了一个恐婚族,完全不想触碰家庭生活。
小宝今年已经快4岁了,为了让小宝能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妈妈决定让小宝一个人睡。刚开始的时候,小宝死活都不愿意,感到和妈妈分开了,心里十分的害怕。经过妈妈的开导之后,小宝算是同意了,于是妈妈就把家里的小屋子专门收拾了一下,作为小宝的卧室。
几乎我每次给CC立规矩,都会收到来自隔辈人的“关怀”:她还小呢,听不懂,大点就好了。如果说这世界上真的有坑妈语录排行榜,那么“大点就好了”绝对是这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有一天,当你发现在餐桌前的孩子,对着十几号的客人,爬上桌,像飞轮一样拼命转动菜台,什么好吃就往自己嘴里送,有时还旁若无人、菜汁横飞地大声嚷嚷时……你,会作何感想?
当别人推着孩子“鸡血”那些长大后根本用不着的课程时,更有远见的家长愿意花重金送孩子玩运动。尽管他们心里有数,大部分孩子都不会成为专业运动员,但是他们知道,从运动中学到的东西,够孩子受用一生。
双胞胎哥哥、弟弟念幼稚园时,到我们家串门子的亲友,一定逃不掉被邀至孩子们的“我家咖啡店”坐坐。身穿白色小围裙,手拿自制菜单和小记事本,哥哥和弟弟会笑眯眯又带点害羞地跑到客人面前,彬彬有礼地问道:“请问,您要喝什么?‘我家咖啡店’有牛奶、冰奶茶、橙汁,和冰水。”
面对能走会跑的孩子,我们最常挂嘴边的俩字便是“不要”。孩子吃饭时,我们会说:“不要挑食,好好吃饭”“不要玩了,专心吃饭”;孩子过马路时,我们会说:“不要乱跑!”;孩子玩手机时,我们会说:“不要玩游戏!”。
不知大家对“霸凌”了解多少。“霸凌”一词源于大陆,后被音译成英文“bully”,指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常发生在力量不对称的学生之间,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校园霸凌”这一说。
不管以前还是现在,虽然人们的攀比观念就一直没停止过,但是我们要提倡理性消费,正确消费。作为父母不仅自己要理性、正确消费,还要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据环保部通报:2016年12月16日-21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发生一次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超过2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可能连续4天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且可能出现2天以上的严重污染。
孩子年龄大一些之后,宝妈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每次叫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次两次叫孩子根本听不见,非要重复或者站到他面前孩子才能乖乖的听话。
冬天,孩子也越来越爱赖床。除了天气变冷外,孩子晚睡也是一大原因。许多孩子都是越到晚上越有活力,可家长知道,晚睡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么?
今天这段文字,摘自心理治疗大师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书中有这样一段记录:一位30岁的财务专家来到作者处就诊,希望医生纠正她总是拖延工作的坏习惯。
“接纳”是让孩子的坏情绪向外宣泄,“转移”是帮孩子构建好情绪。双管齐下,会让孩子的情绪彻底扭转,更快地好起来。如果一直停留在“接纳”中,有可能会放大孩子的坏情绪,这对孩子和家长都不是好事。
远远五岁,姥姥姥爷带大,这个小孩脾气暴躁,任性,习惯指挥他人,语言过激,爱哭等,刚开始来园时指导老师答应他一些条件,他才让爸爸妈妈走,后来能顺利来园了,但是经常瞪大眼睛,满脸怒气,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经常无故推打小朋友,损坏他人作品,胆小的小孩经常被他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