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坚信母乳是婴儿的第一口粮,只有极少数母亲迫于无奈才放弃哺乳。而今虽然绝大多数母亲认可母乳不可替代的营养和免疫价值,以及哺乳对于母子身心交流的重要意义,但她们中还是有一多半放弃了母乳喂养,是什么让原本纯朴自然的哺乳方式变得如此艰难?在母乳喂养的路上,要经历哪些难关呢?
概念点击:纯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即只吃母乳,不加水和其他饮食。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制定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中明确指出,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然而今年母乳喂养周公布的一项针对北京、广州等8个城市的母乳喂养调查结果显示,0~6个月宝宝只有40%为全母乳喂养,对比前几年的调查结果,这些城市纯母乳喂养率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专家:母乳喂养的绝对优势
母乳是婴儿最天然的食物,母乳喂养的宝宝和非母乳喂养的宝宝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母乳喂养能增强宝宝的免疫系统,避免一些感染性疾病。母乳喂养的婴儿,缺铁性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过敏性疾病等的发生率也更低,而配方奶喂养的婴儿超重、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都远远高于母乳喂养的宝宝,而且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宝宝得到的益处越多。
坚持纯母乳喂养要过3关
第1关:新妈妈不会哺乳
产后2~5天,新妈妈的乳汁开始分泌,当新妈妈兴冲冲地抱过婴儿喂奶,却发现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新妈妈遭遇的第一件难事是不会哺乳,哺乳姿势不对;宝宝不能有力吸吮,宝宝含乳头方法错误造成新妈妈乳头皲裂;有的产妇乳房胀得像石头一样硬,就因为怕疼,不肯让婴儿吸吮。因吸吮不足造成开奶困难的初产妇不在少数。在产科病房,经常有新生儿家长不断向护士索要奶粉,害怕饿着孩子。其实从婴儿出生1小时开始,如果能保证每天10次以上的吸吮,初乳完全够吃。假如家长急于加奶粉,婴儿一旦习惯喝起来更快更顺畅、味道更甜的配方奶,就不愿再费力吸吮乳头了,很容易造成吸吮力不足。
提醒新妈妈:
●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宝宝的含乳方式,哺乳时,妈妈和孩子都要保持舒服的姿势,要利用枕头等将孩子揽在胸前,而不是倾斜身体把奶头送进孩子嘴里,哺乳时要让孩子含住大部分乳晕而不是只含乳头。(请配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宝宝的含乳方式的图)
●胀奶时还要及时疏通乳腺,以防滞留的乳汁引起乳腺炎。
●喂奶时要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这样有助于乳汁分泌。
●夜间是泌乳素分泌的高峰,夜间哺乳有助于促进母乳的分泌。
第2关:对母乳的质疑从未间断
丽丽生产后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可是宝宝2个月时,奶量大增,每半小时就哭闹着找乳头要吃奶,婆婆怀疑丽丽的奶不够,宝宝吃不饱,要求添加配方奶。事实上,孩子哭闹、睡眠不好、拉得太多、体重看似增长缓慢……任何一点不好,家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是不是母乳不够好、不够喝?加奶粉吧!”
母乳比配方奶易消化,婴儿自然饿得快,而每个宝宝吃奶方式不同,有的喜欢一次性吃饱,间隔一段时间再吃;有的则喜欢不停地吃。妈妈的乳汁分泌会根据宝宝吃奶的方式自动调节,孩子吃的次数多或看似乳汁分泌少并不代表孩子吃不饱。恰恰相反,宝宝吸吮越频繁,母乳会越多。
提醒新妈妈:
●母乳应按需喂养,不能像喂配方奶那样看着钟点来。
●婴儿会本能地通过哭闹表达情绪,通过吸吮获得安慰,有时宝宝找乳头,未必是饿了,只是想从母亲那里得到安抚。
●坚持母乳喂养,难度并不在于妈妈的身体条件,而是家人的支持和信任。不能坚持纯母乳喂养大多数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妇本来就容易产后抑郁,长辈则出于对新生儿的过分疼爱,对母乳提出种种质疑,新妈妈作为晚辈无力辩驳违抗,只是焦虑、烦躁、压抑、低落的心情,就足以让乳汁分泌不足,更不要说因外力因素而被迫放弃哺乳了。
●也不排除孕期营养不均衡造成奶水少、质量不高的情况。母乳是不是真的不足,最好听取专业医生或育婴师的意见,再下判断,加奶粉一定要慎之又慎,许多实践都证明,一旦加了奶粉,母乳便会越来越少。
第3关:回归工作影响哺乳
阿媛生产前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和大多数妈妈一样,阿媛的产假只有3个月。儿子出生3个月后阿媛回到工作岗位,也自动加入了背奶一族。尽管“背奶”是个热词,但许多公司没有专门的“哺乳室”,“背奶”妈妈要想给宝宝“做饭”,不得不四处打游击,一些妈妈在厕所里挤奶,很不卫生,也很尴尬。
一方面要忍受背奶的艰辛,另一方面又要应付繁重的工作,许多妈妈因为体力和心力上的不足而放弃母乳喂养。母乳是越吸吮越多,既使是背奶用吸奶器,毕竟不同于宝宝的吸吮,白天大部分时间缺乏有力地吸吮也终究会使母乳量下降,这可能是许多上班族妈妈面临的一大难题。
提醒新妈妈:
●可以利用产假让宝宝频繁吸吮,使乳汁分泌丰盈,同时提前开始存贮母乳。
●使用更省力高效的双泵吸奶器。
●有条件的话,中午回家亲自喂宝宝一次母乳。
●上班时间不要等奶胀了才去吸奶,保证每天吸奶3~4次以上。
●充分利用下班时间让宝宝吸吮。
新妈妈们,只要调整好工作,劳逸结合,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完全有希望的。
专业支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梁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