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独生子女家庭的危机,再不关注就晚了!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4-22 19:03:10编辑:米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家庭之内,宇宙的中心;家庭之外,难以适应。我国实行了长达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造就了整整两代“独生子女”家庭,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这种家庭里,因为受到过分的关注,独生子女会一直有一种感觉——我是家里的中心,我是第一位的,这个世界是因为我的注目而存在,宇宙是围绕我转的。

其实,每个生命一出生,都想成为宇宙的中心。这叫作“全能自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极致的表达。这个感觉在孩子六个月之前或至少三个月之前,是应该得到充分满足的。这种满足通常由妈妈来给予,当孩子这种感觉得到满足之后,他才能够从这种状态中脱离出来,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发出别的更复杂更高级的感觉。

但在中国,通常的情形是:很多父母对六个月之前、不会说话的孩子没有感知能力。他们不知道怎么去捕捉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的需求,严重忽略六个月甚至九个月之前的孩子,所以孩子这种“全能自恋”严重地没有得到满足。

等孩子长大了,会说话了,会走路了,变得可爱了,全家人又会围着他转,过分地满足他……就相当于在该满足孩子的时候,没有给他足够的满足;等孩子长大了,不该给他那么多满足的时候,又给了孩子过度的满足。

这种不恰当的满足方式,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无法脱离。孩子得到了表面情感的过度满足,他发现宇宙星辰都是围绕着自己转的。

但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清晰,这种满足会让他很困惑,同时又让他很悲惨,因为在家庭之外,他就不是“宇宙中心”了,家庭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可能让他感觉委屈或者难以适应。而且他承载着所有围绕着他转的人——至少两个,多则六个大人——的期待,这些期待构成了他生命里沉重而且无可逃脱的负担。

因此我们发现,独生子女在成长中普遍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独生子女本人和独生子女家庭都影响巨大,并且存在着代际传递。如何尽早发现、妥善调整、及时处理这些问题,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参与、智慧与勇气。

出生至六个月,尽量给孩子全然的满足

朋友说起她表妹有一个孩子,今年四岁了。和很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朋友表妹在生完孩子之后很快就去上班了,孩子交给老人和保姆带,妈妈只是晚上回去看看孩子。

这个孩子从小就是一个特别乖巧的宝宝,特别会观察人,一两岁的时候就会看眼色: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开心了?那我今天要乖一点儿啊,等等,是一个很自觉的宝宝。但朋友发现,他和妈妈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和七大姑八大姨在一起的时候,孩子是三个状态。

相比较而言,只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孩子最老实,妈妈说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特别害怕妈妈发飙,非常听话,绝对不胡闹。但是七大姑八大姨围着他的时候,孩子就为所欲为,随便哭闹,谁说都不管用,脾气变得极其暴躁,还骂人。同样一个宝宝,同样的年龄,面对不同的人群,呈现的状态完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朋友的推测是,当七大姑八大姨围着他的时候,他就觉得,我有那么多人可以依赖,你不爱我还有人爱我,你不顺从我,有人顺从我,不行我就哭、我就闹。

有一个画面朋友印象很深:一大家子人带着孩子去商场,宝宝一个人在前面跑,后面三个老人追着,再后面是这些姨妈、舅舅们追着,形成一个梯队往前跑。朋友当时看到这个画面就觉得非常有意思,后来发现很多家庭都是这样。

表面上,七大姑八大姨、整个家族都在围着这个孩子转,但这个孩子在妈妈面前,就变得很老实,而且他察言观色的本领很高,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的简单推测是:孩子的“全能自恋”在妈妈那儿可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因为没有被真正满足,所以孩子一直不能从这种需求中脱离出来,一直想要从妈妈那里获得和求证。

这种婴幼儿期的心理需求不被满足就会导致严重的成长不完全,我们称之为“巨婴病”。一个人慢慢长大,甚至已经成年,但是他的心理发展水平可能还是一个“婴儿”。他的心理需求还停留在婴儿期,这也是“巨婴病”的核心——这个世界是围绕我来运转的,更严重一点儿就是——“我是全能的”。

“巨婴病”越重的人,通常就意味着早期他作为婴儿的时候得到的满足就越少。甚至有些“巨婴病”的孩子在早期遭受过严重的母婴分离,他们被妈妈抛弃过、被别人养,比如被隔代抚养或者被保姆养。这也是朋友表妹的孩子在妈妈面前和在别人面前表现完全不同的重要原因。

孩子一点点长大,父母一步步放手

中国人养孩子常是倒着养的。

一岁以前,父母不关注孩子的情感,也不给孩子足够的陪伴;

等一岁到三岁,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要自己对世界进行尝试、探索时,家长就开始全方位防范,不许孩子动手,或者直接阻止,或者迅速帮孩子做完孩子想自己完成的事,不给孩子犯错误和学习、探索的机会;

等三岁以后,特别是六岁以后,孩子需要独立,需要向自由的空间生长时,父母、老师、社会都在要求孩子“你要听话”,不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

等孩子长大了,十八岁之后,父母开始干涉孩子成年之后的人生选择,不管是职业还是对象,父母会觉得“你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而且会打着爱的旗号。等到孩子成人、结婚、生孩子,父母百般不放心,死活要跟孩子生活在一起。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对号入座,说“没错,我就是这么对待自己孩子的”或者“我就是这么被养大的”。这就是“巨婴病”在代际之间的传递途径。

“巨婴病”的一个经典的表现,就是“你我不分,我们是一体的”,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称它为“共生”。这对婴儿来讲很正常,但如果我们成年了,还认为“孩子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孩子的事”,那就是“巨婴病”。

其实,六个月之前的婴儿和妈妈共生在一起,这叫正常的共生。因为这个时候的婴儿必须和妈妈共生在一起才能获得生存的基本条件;六个月以后,孩子还和妈妈共生在一起,或者妈妈和孩子共生在一起,这都叫作病态共生。

现在90%的中国人都活在病态共生的状态里,我们需要从这种病态里摆脱出来,因为这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我们活得非常辛苦。

病态共生是一种“我为你活,你为我活”的生活方式。父母宣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我不离婚”,为了孩子放弃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兴趣爱好;孩子在这样的“奉献”面前,必须表现得孝顺,所以为了爸爸妈妈,要选择一个让他们满意的职业,要选择一种让他们满意的生活方式,甚至要选择一段让他们满意的婚姻。

而且在“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作为“一”的独生子女,要承担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大人的期待,这构成了双重的“过度”,一部分是过度满足,另外一部分是极其严重、过度的负担。这个负担并不是物质上的负担,而是他要顺从、承接六个老人的意志、意愿。所以我们看到,作为“巨婴病”家庭的独生子女,真的很孤独、很累。

但是这种家庭的父母不觉得,还会被自我催眠,觉得自己很崇高、很伟大,觉得自己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多伟大的父爱母爱!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这些安排其实是病态的,也是有害的,是因为父母早期关系没有处理好,对孩子产生的投射。

如果中国家庭可以从这种搅成一团的病态共生里走出来,让父母归于父母,孩子归于孩子;如果父母知道且止于做好自己,给孩子应有的发展空间,不强烈地控制孩子;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时候自恋和依恋能得到充分的满足,那么他的“巨婴病”会比较轻或者没有。

等到孩子逐渐地成长,不需要承担父母、长辈意志的重压,成长为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完整的生活能力的人,那么“巨婴病”的代际传递就可以阻断了。

掌握自己的人生,温和而坚定

有些朋友说,现在家庭就是“四二一”这样的结构,而且孩子自己已然跟父母是一种共生的、分不开的关系,那么该怎么处理父母对自己过分地干涉?

首先,孩子需要展现出“我是成人”的独立能力。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你已经意识到父母跟自己是共生的关系,那么孩子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比如我经常在节目中问一些很年轻的朋友: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反对你交男朋友?为什么会干涉你们不可以谈异地恋?等等。那是因为在此之前,你没有给父母展现出“我是成年人”的这种态度,也没有让你的父母相信你有处理好这些事情的能力。

你可以主动跟父母聊,你现在跟什么人交往,你对未来的生活是怎么设计的,你有怎样的梦想,尽量让父母多了解你,并相信你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安排,消除父母对你的焦虑。父母焦虑越大,就越想控制你。

其次,孩子需要给父母划出清晰的界限。

和父母明确哪些范畴是你不希望他们干涉的。比如要求父母不进入自己的私密空间,不允许父母看自己手机和邮箱,甚至在交友问题上不允许父母过多地干涉。

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可能很难向父母提这些要求,因为心里会很内疚。这时,孩子需要认清自己内疚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涉及一个生命存在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父母有自己的命运,孩子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要为自己的命运负责,每个人也只能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温和而坚定”地与父母沟通。

坚定就是我坚定地做我自己,坚定地对父母说“NO”,这是我的空间,你们离我远点儿。温和就是我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非常“善意”的态度,我并不是非要和你们对着干,我还是爱你们的,但是这个温和不损害自己的坚定。

有些父母比较自觉,很早就知道跟孩子建立边界。但如果你的父母非常坚持地要黏着你,你就必须尽早地、一次又一次地做这件事情,做得越早,父母接受的难度越小,越不会觉得被伤害。

可以先从小事开始,例如怎么吃饭、怎么穿衣服、几点钟起床、几点钟睡觉、怎么交朋友、抽屉怎么弄、为房门上把锁或者把钥匙从父母那儿要回来等,一点儿一点儿争取到自己的边界,而不是直接从人生大事出发。只有这样你和父母的关系才能调回正常的轨道。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