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面对孩子的求助,这样做比帮他解决更好!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5-08 20:03:30编辑:乐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这个时候他们会非常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支持。在孩子犹豫迟疑的时候,面对孩子无助的眼神、求助的小手……是给他一个固定的答案?伸手去帮忙解决?还是给予支持和鼓励?怎样做才能在孩子想战胜困难又有点害怕的时候,在孩子后面用力推一把,让他们勇敢地跨过那道坎,而不是好心“帮倒忙”呢? 小编特别整理了如下8个应对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提问来引导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自信、积极思考、实现成长。 Q1“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问题看似不起眼,但是却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地太快作判断、下结论:“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一定是你没认真听讲,才会是这样的结果!”……
首先去听和了解。

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出事情的经过,很可能会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愿意甘心认错。

Q2“你的感受如何?”事情的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受到的心理冲击却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对错。很多时候(包括成人在内),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很多。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很强烈甚至失控的时候,外在刺激所输入的信息很难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

相信同理心和接纳可以驱赶走情绪。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受,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待孩子够冷静之后,再做详细的沟通。

Q3“你想要怎样?”这时不管孩子说出怎样的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她),而是冷静地接着问,给孩子更多更充分表达的机会,让孩子充分表达出当下的意愿和想法。——这个意愿或想法可能是非常极端的、不够冷静的。比如,孩子可能在挨了同学揍之后告诉你,“我想要打死他!我一定要把他打死!”

此时,父母要了解的是,孩子是想用极端的言语,表达愤怒的心理,而并不是孩子变得暴力和攻击性。

Q4“那你觉得还有哪些办法?”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来一次脑力激荡,列举更多的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

重视办法列举。

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任何的批评或判断,急于帮助孩子下结论。等到他(她)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她)。

Q5“我们一起想想后果会怎样?”让孩子自己反思并检视。 “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地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明白事情可能会导致的后果。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恰好需要父母跟他(她)好好讨论,让孩子明白现实真相。

这将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需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Q6“那你决定怎么做?”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她)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她)不可以这么决定。那样,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何况,就算他(她)选择错误,也可以从这个错误中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Q7“你希望我能做什么?”提供适时和必要的帮助。
征询孩子的意见,是否需要父母协助做些什么事?或还需要怎样的支持?

如果孩子自信自己可以解决好,就无需过多进行干预,而应该放开手脚,表示支持,让孩子尝试着去解决完成。直到事情过去之后。

Q8“结果是否如你所料?你会怎么选择?”

给孩子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与孩子讨论更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无所谓对错好坏,让孩子在积极应对中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逐渐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也可以从“要么弃之不理、要么完全代劳”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